公司动态
中国古代没有暖气和空调,他们是如何取暖的?
来源: | 作者:HM散热器 | 发布时间: 2018-09-29 | 285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  古代北方的冬季漫长而寒冷,在明清的时候,北京一年内大约有150余天是寒冷天气,最冷时气温可达摄氏零下二三十度。在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朝代的皇城都建立在北方,在那个没有暖气和空调的时代,皇宫里的皇帝以及达官贵人和普通老百姓,是如何度过这寒冬的呢?


  总的来说,古代取暖的设施主要有火塘、火墙、壁炉和炉灶等。火塘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。从半坡、姜寨等遗址发掘来看,其原始房屋中设于门口附近的灶炕,是一种炊事与取暖相结合的设施。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气以助燃烧,又能阻挡冬季自门口吹入的寒风。

  古代的建筑一般都是座北朝南,有利于依靠日照取暖。而且,无论正房、偏房都有厚厚的墙壁和屋顶,以利保暖。

  火塘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。从半坡、姜寨等遗址发掘来看,其原始房屋中设于门口附近的灶炕,是一种炊事与取暖相结合的设施。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气以助燃烧,又能阻挡冬季自门口吹入的寒风。

  普通百姓的“棉被”和“火炕”:南方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是依靠尽量厚的棉被来抵御寒冷的,而北方的民居一般都设有火炕,内有孔道,在冬季通过燃烧产生热量进入炕内通道来加温,同时配备有火盆等取暖设施,这种取暖方式,直到现在,北方许多的农村依然在使用着。


  贵族的“地炕”:条件好一些的百姓和贵族,有更高级的采暖设备---“地炕”,构造是在房屋的一侧或两侧的廊下、或檐下挖一数尺深的烧火坑,坑内砌灶,灶的烟道在室内地面下往复盘旋,这样,灼热的烟气把大型方砖铺砌的地面烘热,供室内采暖。它既无烟气污染,又可免去煤气中毒之虞,而热气流自地面上升,使室内供热十分均匀,在没有现代化的暖气和空调设备时,地炕是很高级的采暖设备了。


  秦皇宫的“壁炉”和“火墙”:据《秦宫廷文化》介绍,考古工作者们在咸阳宫殿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有三座壁炉,似为供取暖用的设备。炉口前有灰坑,炉的左侧有一个存放木炭的炭槽,由此可知该壁炉使用的燃料是木炭。木炭没有较大的火焰,燃烧的时间比较长,可以使室内温度长时间保持稳定。反映了我国古代先进的建筑采暖技术。秦长乐宫遗址也曾发现火墙做法,即用两块筒瓦相扣,做成管道,包于墙内,与灶相通,用来取暖。


  取暖设备

  熏笼:室内设有火炉,又叫火盆,或叫熏笼。熏笼的制作十分精美,分为盆和笼两部分。大的熏笼重达数百斤,通高一米多,或三足,或四足,有的是青铜鎏金的,有的是掐丝珐琅的,十分华贵。

  如今在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、乾清宫、坤宁宫等处,都陈列有熏笼。小的火炉,随手可以提动,像西瓜那么大小,放在脚下暖脚的叫脚炉,用来暖手的叫手炉,制作更加精美讲究。

  古代热水袋:民间还有叫“汤婆子”的金属圆壶,冬天装上热水,可置于被窝内,其使用方法与现代热水袋是一样。

  香炉:而最另类、具有高科技含量的,当是一种叫“卧褥香垆(炉)”的取暖器,它是一种圆形装置,炭火置于里面就行,“转运四周,而炉体常平”,安全方便。还可放进被窝里,故又称“被中香垆”。如果放入香料,则是一种很好的薰被工具。